想到網路,你想到什麼? 「自由」、「無限」、「無遠弗屆」、「一連網連結全世界」…?

網路環境發展至今,我們已經習慣電腦打開來就能上網、手機也隨時連網,近兩年「雲端」成為火紅的流行應用名詞,彷彿一連上網路、把資料丟到「雲端」,一切世界美好天下太平。

這樣的想法,從個人應用的感覺上是對的,但從企業經營的角度就沒那麼單純,特別是跨國經營的企業。對於跨國企業的網路經營和行銷人員,每天日常都會碰到大規模、跨地區網路服務所產生的各種問題(安全性、即時性、穩定性…),這些問題都會直接影響營運獲利或成本控制。這些問題的原因,其實跟 Internet (或說雲端)的「本質」很有關係。這些原因雖不是什麼機密,但通常很多網路管理者都忽略了。

 

距離真的是問題…

通常我們講雲端,概念上會用一大朵雲作為想像的模樣,每個使用者都連上這朵大大的雲,像這樣:

雲端想像的模樣

雲端想像的模樣

但其實真正的 Internet 是由「很多大大小小的雲」組成的:

Internet 是由「很多大大小小的雲」組成

Internet 是由「很多大大小小的雲」組成

上面只是簡單的示意圖,Internet 的真實長相其實是這樣的複雜程度:

Internet 的真實長相

Internet 的真實長相

圖片來源:Wikipedia 維基百科

Internet 其實是 Inter 和 Net 兩個字組成的,這些大大小小的雲都代表一個網絡(Network),每一個網絡都由不同的公家或私人機構擁有,全世界數以千萬計的網絡共同相連後,組成我們所熟知的 Internet。因為這個特質,Internet 有兩個重要的特色:

  • 沒有人或機構「擁有」Internet;
  • 每個網絡之間必須「介接」,才能讓身處不同地區和不同網絡的人或電腦互相溝通。

這兩個特質讓所謂的網路服務,或說「雲端應用」,當距離一拉長的時候,就必定會產生延遲。

什麼意思?

請試著依次連結下面兩個網站:

有沒有覺得,維基百科網頁的內容完整出現的速度比較慢?這是為什麼?網路資料傳輸仰賴實體的光纖、電纜和海纜,「距離」是個很重要的因素。沒有意外的話,聯合新聞網的網站主機大概是架在台灣,英文維基百科大概就在美洲。同樣傳送資料到你的電腦,維基百科的網頁資料可是要飄洋過海才能傳到,慢一點是很正常的。

雖然慢一點是正常的,但在現今的商業環境,慢一點是無法被接受的。網路傳輸和物流很像,如果送貨經船運到美國需要八週可以被接受,也不會有 Fedex 或 DHL 這些講求精準效率的快遞公司存在了。

從使用者的觀點,「快」、「準確」都是應該的。不管網站設備架在哪裡,來自全世界的使用者都會期待「很快很快」看到想看到的內容,就像今天台灣顧客在亞馬遜網站訂幾本書,會期待兩天後就拿在手中是一樣的道理。

距離產生的傳輸速度差距會有多大? 下面是我們針對台灣一個非常知名的國際企業官方網站進行國際五個城市量測的結果:

國際五個城市量測結果

國際五個城市量測結果

台灣的使用者連上這個網站速度是很快的,所以我們略過。從圖表可以發現,網站的回應速度跟距離有極大的關係,遠在倫敦的使用者必須花超過 32 秒鐘,才能看到這個網站的首頁內容!!! 應該沒有使用者願意等 32 秒鐘去閱讀一個網站的內容。

如果,這個企業只經營台灣市場,倫敦跟生意一點關係也沒有。但這是一個以外銷為主的跨國企業官方網站,這樣的狀況可能就很難讓人接受了。如果這個官方網站還同時經營電子商務,這樣的傳輸速度可說是慘不忍睹(看到網站就要32秒,根本沒辦法進行線上交易)。

 

Internet 的不可控制性…

除了距離所產生的落差之外,Internet 的「網網互連」特性也會造成企業在跨區經營時極大的不便。因為網網互連,每個網的擁有者都不一樣,利益一定會有衝突,從整體 Internet 角度來看就會產生傳輸效率的問題。以剛剛舉的紐約時報例子,紐約時報並不能「控制」其內容從自己的網絡走出去後,要經過哪些其他網絡和海底電纜,才能走到位於台灣的使用者電腦。過程中傳輸無數個複雜的環節,全部都不為紐約時報或任何企業機構所能單獨掌控。用實體世界來舉例,這就好像要從美國遞送一個包裹到台灣,中間可以選擇海運、航空、陸運的各種組合,可能還得經過很多國家(包含台灣)的海關檢查。除非有專業的物流公司幫你打通這些環節,否則企業很難掌握傳遞的速度和品質,而傳輸的速度和品質在重要的營運議題上是極為關鍵的。

另一個問題是,中間數不清的網絡介接環節,也常常出現獨立或群體狀況,但我們並不知道此時此刻 Internet 的哪個環節有狀況(除非發生了被報導出來)。這就像我們從地面看是藍天白雲,可是飛機真正在雲裡飛的時候可能會有閃電、會下雨,每一朵「雲」的健康狀況也都不同,有白雲也會有烏雲。這些狀況本質上都是不能被控制或預期的。

 

天有不測風雲…

服務中斷 = 經濟損失

服務中斷 = 經濟損失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這句話非常適用於現今的 Internet 環境。正因為沒有任何人能 100% 無誤差地告訴你 Internet 哪裡出了問題(即使是 Google 或 Facebook 也沒辦法精確的回答),企業在運用 Internet 做內部或外部應用時,就必須慎選合作夥伴和方案,才能真正把風險降到最低、穩定性和效能提升到最高。

天有不測風雲的最經典例子,應該非 2006 年恆春大地震時海纜斷線莫屬,當時造成全台灣對外通訊連網中斷。根據 Akamai 公司官方資料,當時從大陸的北京、上海及香港三個城市的使用者,連結位於美國賓州的網站主機,需要等待兩分鐘以上甚至完全無法連結上(藍線)。使用 Akamai 平台的客戶,卻幾乎不受影響。(橘線)

2006 年恆春大地震時海纜斷線 資料來源:<a href="http://www.akamai.com/availability" target="_blank">Akamai 官方網站</a>

2006 年恆春大地震時海纜斷線 資料來源:Akamai 官方網站

近來國際上氣候異常天災不斷,因為自然異常造成的網路不穩定性,雖然很無奈,但確實也是必須正視的風險。人為的事件上,國際局勢動盪不安,美國已經開始出現網站會爆出 10,000 倍的流量。這樣的量對於任何網站本身的結構而言,都是無法承受之重。

 

認清雲端本質,避免「冤枉路」

了解 Internet 的本質,有什麼好處?

掌握「容納力」及「可擴充性」,把負擔丟回雲端

掌握「容納力」及「可擴充性」,把負擔丟回雲端

好處就是「可以避免用錯誤的方法解決本來就不能解決(或不應該由企業內部解決)的問題」。或者,白話一點,好處就是「少走一些冤枉路」。

一般而言,企業內部的 IT 人員都聽過 Internet 的本質,行銷人員可能比較不清楚。不過了解歸了解,真正碰上大規模的網站或網路服務效能速度相關的問題,即使了解還是非常難解決,通常問題卡在「解決的思維和方法(methodology)」。
打個比方,假設一個總部在台灣的跨國企業,接到許多來自美國各地的客戶抱怨該企業網站上的購物功能實在是令人無法忍受的慢,該怎麼辦?

如果從企業內部解決的標準思維流程是:

  • 機房都在台灣,先加大台灣的頻寬、多買幾台機器看有沒有用
  • 發現只加強台灣地區效能對美國影響不大,評估在美國設立機器或資料中心的可能性
  • 在美國設點似乎可能,順便評估在美國設立當地的IT管理團隊的相關支出,最後可能變成美國和台灣兩地共同管理

稍微有點規模的企業,以上這三個簡單的步驟做完大概就要一年以上,結果可能改善了美國部分區域的使用情況(美國很大,很可能改善並不全面)。然後幾個月之後又接到英國的抱怨,再執行一次這樣的流程…。根據我們的經驗,一般而言,前面提到的內部標準解決流程所產生可能的冤枉路,如果是努力經營全球網路行銷 10 年以上的企業,可能已經走過了;經營 5 年以上的企業可能還在「經歷」與「感受」當中;經營 3 年的也許已經遇到或即將遇到這樣的議題。每一次的流程會愈做愈熟練,但人力和資源投入會很快以倍數成長,更重要的是這樣的作法有兩個不符合企業利益的關鍵—

  1. 無法同時兼顧改善的「廣度」及「深度」,以及
  2. 解決問題的速度跟不上市場的變化和企業維持優勢的需求。

規劃太多以後用不到是冤枉路、規劃太少以後不夠用是冤枉路、規劃執行後發現效果不理想更是最可怕的冤枉路…。

類似的傳統思維和做法,在以往沒有良好的雲端服務之前也可說是不得不為,但如今 Internet 發展非常成熟,真正出色成熟的雲端服務可以直接克服 Internet 先天的缺陷,幫助企業突破自身的限制,快速解決網路營運佈建的問題。企業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認清 Internet 的本質,再決定哪些工作應該委外或透過雲端服務處理。

傳統上來說,IT 部門不嘗試先從內部去解決,似乎是不盡責,但如果嘗試失敗的成本是被忽略且沒有人注意到的。

近幾年在媒體教育和產業教育下,企業對雲端「服務」不再陌生也開始採用,但同時應該檢視自己對本質的了解(或誤解) ,避免邏輯和思考上的謬誤而產生決策失誤。

想了解更多嗎?我們非常樂意與您分享更多雲端知識與經驗,歡迎您與我們聯繫!!